葫芦岛市精神卫生中心
对长期住院的患者来说,舌尖的滋味总连着心底对于家的牵挂,可口的饭菜,从某种角度可能比良药更治愈更暖心,一碗热粥能驱散寒意,一碟家常菜能唤醒温暖的记忆。患者陈大姐住院康复期在感谢信里的话,道尽了医院营养膳食科的特别之处,在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的病房与食堂里,一碗热粥、一碟小菜、一盘饺子……都藏着比良药更暖人的温度。
住院的患者常常想家,最想念的恐怕便是家里的家常菜了!餐桌上,绿豆黑米粥冒着袅袅的热气——这是陈大姐念叨过的“家味道”。不仅如此,“家味道”早已深深融在医院日常的一日三餐里,早餐现磨的豆浆鲜香醇厚,杂粮粥熬得绵密软糯,水煮蛋保证充足的蛋白质,白面馒头、花卷配着酸甜萝卜等可口小菜儿,不管是患者还是职工,都常吃得意犹未尽;午、晚餐的红烧肉炖豆角酱香四溢,四喜丸子咬下去满是汁水,豆腐脑配上可口的酱汁滑嫩爽口,鲜虾皮、韭菜点缀的鸡蛋糕更是软嫩丝滑、暖胃暖心。“好吃”成了患者、职工的口头禅,而这“好吃”的背后,是营养膳食科工作人员藏在锅碗瓢盆里的用心——他们把患者、职工当家人,才把每一顿饭都做得热乎又可口。
这份温暖不止于日常三餐,在特别的日子里,还会变成专属的心意。建军节前夕的某个清晨,天还未亮,膳食科里的灯光却亮如白昼,因为今早不仅要正常准备早餐,韩科长还要带着工作人员和优抚老兵们一起包饺子过节。“老兵们爱吃白菜猪肉馅,得多放些五花肉增香,皮薄馅足才够味。”她一边擦汗一边念叨着。择菜、洗菜的水声,菜刀切菜的“笃笃”声,混着窗外的雨声,热闹得像首序曲。调馅的张哥搅着馅料,不时舀起一点品尝咸淡:“盐不能多,老兵年纪大了,口味得清淡,但香味得足”……一切准备妥当,住院老兵与工作人员开始合作包饺子,窗外的雨淅淅沥沥,屋里饺子香气融着欢声笑语。这饺子里裹着的,不只是节日的喜庆,更是对老兵的敬意与牵挂。
在医院里,味蕾的每一寸滋味,都连着一份不言说的关怀;每一口饭菜的温度,都在悄悄滋养着等待治愈的心灵。原来最动人的温暖,从不在远方,就藏在这一碗一碟的烟火里,化作舌尖流转的“家味道”,缓缓地流淌在每个人的心底。
(办公室 王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