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岛市精神卫生中心
在医院洁白纯净与新春喜庆装饰相互映衬的病房里,每一袭白衣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,每一间病房都演绎着爱与希望的重生。在这里,有一群平凡而又无私的白衣天使,他们用爱与奉献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与使命,用温暖和专业为患者点亮人生的希望与光芒。
去年底,小名(化名)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。患病后,他经常发脾气骂人,打车四处乱走,挥霍金钱,认为自己能够拯救地球。母亲看着孩子极为异常的波动情绪,心痛如绞。为了治愈孩子,母亲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决定陪他来医院做系统的专业治疗。而这,也成为了孩子命运转折的起点。
刚入院时,小名情绪易激惹,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抵触和敌意。医护团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,为小名精心调整每次用药剂量,密切观察他的每一个细微反应。主治医生马大夫每天多次到患者床头耐心询问病情、沟通谈心,始终放心不下地牵挂着这个脆弱的生命。经过一周多的努力,奇迹发生了,药物开始起效,患者情绪逐渐平复,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对生活的渴望。他开始主动与医护人员交流,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,曾经紧闭的心灵枷锁终于缓缓打开,这一突破让医务人员感到无比欣慰。
家属探视的日子,是病房里最温馨的时刻。母亲来院探视时,也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转变。曾经因为病情而产生的隔阂渐渐消失,孩子能和母亲像以前一样愉快地聊天。三个月后患者康复了,母亲满是感激。出院前两天,母亲带着精心裱好的亲笔题字和自己出的书来到医院,亲手送给马大夫,母亲眼中满是感激的泪光,激动地说:“谢谢你们,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。”简单的话语,却饱含着无尽的感恩。
出院后的回访中,马大夫了解到患者在家中的状态也很好,和父母的关系愈发融洽,甚至比患病前更加懂得珍惜生活。这不仅仅是一位患者的康复,更是爱与希望的重生,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,都在患者的康复之路上化作了坚实的基石。
精神科这份特殊的职业,不仅要承受着身体的劳累,更要承受着心理的重压,而我们的医护人员每天乐观地拥抱着每一缕阳光,面对患者的暴力踢打、冲动打砸、破口谩骂,甚至白大褂纽扣被撕扯掉落……在常人眼里这些都是惊心动魄的场景,而在医务人员眼中这些再习以为常不过了,因为医护人员深知,患者异常行为的背后是一个被疾病折磨的心灵在痛苦的挣扎,服务好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和特殊群体患者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,患者的康复就是给予我们最好的馈赠与安慰。
供稿科室/供稿人:办公室/王佳